了解忧郁症 学会更爱自己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但不可否认,每一个人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抑郁。抑郁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抑郁。每年3-4月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在这个一切都可能被物质化的现实世界里,让我们学会放慢脚步,正视抑郁,关注心灵。

  2005年,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对外坦露自己患有重度抑郁症,他的举动备受心理学界人士的赞赏。因为他,社会上很多人可以正视抑郁症。

  而比起崔永元的坦诚和勇气,影星张国荣、陈宝莲等仍旧选择自杀来对抗自己的抑郁。

  患者更需要一些心灵层面的关怀,对他们的思维表示理解是家人首先要学会的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曾说,抑郁症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

  对此,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高成阁教授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有27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她治疗的患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优秀”。

  “周围的人都很奇怪,他们那么成功,那么令人羡慕,他们还要抑郁!”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一个人在头脑中对自我的认知由三部分构成:理想的我、现实的我和真实的我。当理想的我离现实的我太遥不可及,或者现实的我太多扭曲真实的我,人的内在会自发变得焦灼或抑郁。

  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这三者往往能基本达成平衡,而抑郁症患者,这三者之间会有极大的冲突。

  “生活中越优秀,事业上越成功的人,内心的冲突越大。”高成阁说,“尤其是政府官员,近几年这个群体的自杀率也很高。”

  今年2月,山西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蔡铁刚跳楼身亡,曾引发社会对成功人士内心抑郁的关注,去年全国官员抑郁自杀案达13起之多。

  “看起来是偶然,实际上有某种必然。”高成阁说,抑郁的人,内心承受力极为脆弱,小时候或因没有建立良好的自信,长大后需要被外界不断肯定才能认同自我;或者备受袒护,内心没有建立足够对于困难和压力的承受力,“这些都可能成为抑郁症发病的诱因。”

  通常,抑郁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喜欢冥思苦想,一旦落入某个想法,这个人就会被自己的思维吞没而选择自杀。在临床上,抑郁症患者的这个症状被称为幻觉和妄想。

  幻觉和妄想往往使得患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常人大不一样,但主要表现在语言上,与精神病患者的大量行为相比,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多体现在思想上。

  “患者通常会说出一些特殊的感受,作为家人通常会觉得难以理解,”高成阁说,“家人和周围的亲属更关心的是患者的行为。”

  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不高、不去上班,不出去活动,这些行为层面上的反应更容易让家人关注。

  “而患者更需要一些心灵层面的关怀,对他们的思维表示理解是家人首先要学会的方式。”高成阁说。

  高成阁解释,很多抑郁症患者家属本来就不了解抑郁症,会把患者的症状当成在闹情绪,多数人会用指责和建议的口吻和患者沟通,这样的方式只会加重病情。

  抑郁症患者对自己产生的一些怪异的想法也是能意识到的,可是当处在病症当中时,他们却没有能力让自己不去往那个方向想,这也是患者最为痛苦的地方。目前,医学对于抑郁症病发的原因尚没有明确说法,但抑郁症临床表现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患者极度缺乏安全感。

  多到户外运动是最有效的办法,还有就是应及时去看心理门诊,这是走出抑郁困境的最好途径

  在马斯洛层次需求论中,所有上层需求的实现都是为了更好满足最下层生存和安全感需求。安全感丧失极易引发情绪中的抑郁、恐惧和焦虑情绪。

  通常,抑郁症患者自我价值感都比较低,外界人际沟通对他们会造成极大的威胁,更多患者都会不自觉地回避与人接触,选择孤独地和自己相处。

  “要无条件地理解和接纳他们,”高成阁说,“那样才会让他们获得安全感。”

  当抑郁情绪来临时也并不可怕,高成阁建议那些能在一定层面意识到自己有抑郁情绪,并有意志力想摆脱情绪的人,“多到户外运动是最有效的办法。”还有就是应及时去看心理门诊,“这是走出抑郁困境的最好途径。”


本文来源: http://man.ew86.com/a/20110420/362514.html

责任编辑:周奕桦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