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实名揭开多少心理黑洞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今天你被实名了吗?”——各大微博实行实名制后引发了如此热门话题,一个 “被”字透露出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实名的。从心理的角度看,微博实名涉及了哪些内心冲突呢?

  “今天你被实名了吗?”——各大微博实行实名制后引发了如此热门话题,一个 “被”字透露出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实名的。从心理的角度看,微博实名涉及了哪些内心冲突呢?

  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门户网站上线微博实名验证系统,并与公安部门的身份证系统对接。3月16日开始,四大门户网站微博将采用前台自愿(昵称可自选)、后台实名的方式实行微博实名制。3月16日后,所有未实名认证的用户将只能浏览,不能发送、转发微博。而即使只能浏览,微博用户也要在3个月内登录一次账号。

  有人说实名制会造成隐私泄露,还有人说匿名制导致了谣言泛滥,个人的信息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两者都需要,微博实名制为何会引起众人热议?网络中的隐秘角色与现实生活的社会身份存在着那些冲突?我们的自我与本我又是在怎样争斗?

  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微博实名制后“角色冲突”一定程度上会变小。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是当一个人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社会角色时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例如“丈夫”和“儿子”就是两种可能冲突不断的角色。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同时拥有很多个角色,毫无疑问,由于网络的出现,我们又多了一个或多个“虚拟角色”。

  用户在匿名状态下构建虚拟角色的动机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释放自我的不同层面;通过“角色扮演”获得某种心理补偿;缓解为保持现实生活中身份认同的刻板印象带来的心理压力。所以虚拟角色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然而,虚拟角色的力量越是“强大”、与现实角色之间的人格差异越是明显,用户可能体验到的角色冲突就越大。

  实名制缩小了虚拟和现实的距离,故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角色冲突。这就意味着,现实中内向、沉默的人实名制后也许不再会热衷于构建网上热情、健谈的“另一个自己”了。微博之所有受到追捧,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其匿名的优势,让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暴露出来,毫无压力地扮演任何角色。而实名制或多或少会让用户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本文来源: http://man.ew86.com/a/20120305/578147.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晔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