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解答纠结职场午餐三件事
- 2012/1/12 来源:新快报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 EMBA培训课上,关于公司政治与影响力的内容中有这样一个测试:一周之内,你平均有多少次和同事共进午餐?而这道题是用来判断你在午餐这一用于了解周围环境的工具上,投资的时间和精力是否足够。或许你会觉得,这实在是过于夸大了职场中某些细节的作用———但是如果你曾经听说过蝴蝶效应这回事的话,那么也许在吃午餐这件事上稍微花点脑筋,也完全是理所应当的。
纠结之叁午餐桌上聊什么?
答:不说是非。
由于工作午餐不像面试、会议、见客户、做presentation那样正式,所以大部分人在职场午餐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认真严肃,反而比较放松随意。所以从工作午餐之中,往往有可能听到一些无意中说出来的真心话,也有可能更加接近真实地了解一个人。心理学实验表明,我们会把愉快感觉和正面态度附着在任何与好的食物紧密相关的事物上,因此我们容易喜欢饭桌上见到的人以及饭桌上听到的点子。也就是说,饭桌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使结盟变得更容易。而当谈论的是生活上的话题时,更容易弱化职场概念,将餐桌上的人视为生活上的朋友。
实际上,大部分职场人在午餐时候的话题极为丰富,也没有那么多的敏感神经。从时事政治、热点新闻、明星八卦到领导的一举一动、对公司某个决策的看法等无所不包。如果过于谨慎,会让人感觉不那么真诚;过于木讷,会让人觉得不好相处;过于会说话,八面玲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则也不可能被周围人所接纳。实际上,话题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握好那个度。
附加题
午餐桌上什么都谈,安全吗?
实际上这个问题多少有些悖论,如果你希望吃一顿有信息量的职场午餐,那么无疑餐桌上聊些职场内容为好;但如果你希望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那么将话题局限于生活中的吃喝玩乐、兴趣爱好是最好的。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于职场中的话题,纯粹地探讨工作也不是不可以,但涉及是非、看法的,则闭口不谈为妙。如果别人要谈,那么抱着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的态度,听过就算。
本文来源: http://man.ew86.com/a/20120112/495107.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