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还真有人晕尿的?
- 2016/9/21 来源:39健康网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听说过晕车,晕船,晕机,但是你听说过晕尿的吗,最近不少新闻都曝光了这类事件,虽然很少见,但是也确实存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晕尿的症状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快往下看吧。
男子半夜在厕所做这种事差点没命
半夜起床尿尿,没想到小伙眼前一黑栽倒在卫生间里,摔得头破血流,差点就没命了。
28岁的小王喜欢打网游,经常熬到凌晨才入睡。前天临睡前,他吃了大半个西瓜,半夜有了尿意,他硬憋着又睡着了。
男子半夜在厕所做这种事差点没命
凌晨5点多,他再次被尿憋醒,爬起来就往厕所里冲。正觉得小腹舒坦时,突然眼前一黑,脑袋磕到了花洒龙头,额头上满是血。小王说,一个月前半夜上厕所也晕倒过。
一系列检查并未发现小王的身体有任何异常。医生说,多半是“晕尿”了,主要是尿憋得太久太足了。他解释,膀胱长时间充盈扩张,会造成迷走神经高度紧张,血压升高。
尿液突然全部排空,腹压骤降,血压迅速回落,加上排尿时过度屏气,胸腔压力猛增,很容易引起大脑一时供血不足,发生短暂性晕厥。
医生指出,“晕尿”虽然不是大毛病,但是突然晕倒可能造成外伤甚至是骨折等意外。尤其是血压高的人,突然用力排尿可能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会猝死。他提醒说,有了尿意应及时起夜,但起床不要过猛,排尿不要过急。
男子憋尿便后晕倒 疑是犯上尿晕症
“忍一忍”后摔断了三颗牙齿
一天夜里,林先生睡得正香,突然想去一下卫生间上厕所,但是又不想离开舒服的被窝,就忍住了。
后来,由于实在憋不住,他就一骨碌爬起来往厕所跑。刚小便完,林先生觉得胸口有点闷,走到客厅时,他就突然一头栽倒了,脸部着地。当时,林先生的舍友正在客厅上网,意外发生得太突然,把他吓得愣住了,过了几十秒,才赶紧上去查看。
后来,由于实在憋不住,他就一骨碌爬起来往厕所跑
而昏迷了两三分钟后,林先生也醒了过来,满嘴是血,两眼还翻白。当晚11点45分,林先生舍友赶紧将他送往医院。检查发现,林先生的牙齿摔断了3颗,嘴角撕裂伤,缝了10针左右。
次日,林先生做了脑部CT检查,并未发现异常。不过,由于3颗断牙殃及了周围的另外3颗牙齿,他不得不补6颗牙齿。连日来,林先生反复回想自己突然昏倒的事情,忧心忡忡,怕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什么疾病。
憋尿太久引起排尿性晕厥
“人好好的,上个厕所,为什么会昏倒呢?”林先生说,平时自己身体挺好,除了下雨天,他天天都坚持进行跑步锻炼,一年难得感冒个一两回,每个月测量血压也都是正常。不过,林先生说,在七年前,他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晕厥。当晚,他喝醉了,也是半夜被尿憋醒,急匆匆起来上厕所后,也突然昏倒了。
憋尿太久引起排尿性晕厥
对此,医院急诊科主任说,从林先生的情况来判断,很可能是憋尿太久惹的祸,引起了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俗称“尿晕症”。排尿性晕厥,大多发生在睡眠后起床排尿时,产生的一种短暂意识障碍,天气寒冷或饮酒后易诱发。
医生解释,当膨胀的膀胱短时间内迅速排空,会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引起血管扩张,心动过缓,同时,突然、用力地排尿,可引起胸腔内压力增加,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另外起床上厕所,由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而引起的低血压,也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以上各因素综合起来会导致患者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导致暂时性的脑缺血,进而引发晕厥。
夜里小便最好先在床边坐片刻
尿晕症常见于男性,多发生于排尿终末期。患者常在清晨、夜间或午睡后起床排尿时因意识短暂丧失而突然晕倒。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可有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感,但也有一些人在晕倒前并无任何不适的先兆。此种晕厥一般发生在排尿的终末期,也可发生在排尿前。晕厥持续的时间,少则数秒钟,多则半小时。该病虽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但不同患者的发病频率有所不同,有的人在一个月中发作数次,有的人则在一年中仅发作1~2次。经临床观察发现,该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饮酒、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食减少及体位改变等。
夜里小便最好先在床边坐片刻
医生提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晕尿症,首先就是避免长时间憋尿。起床小便时,最好先在床边小坐片刻,特别是老年人不要起得太急。在卫生间避免放置一些尖锐或易碎的物品,以免在晕厥时引发不测。如果多次出现排尿性晕厥,建议到医院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做进一步检查。
什么是晕尿症?
晕尿症是一种病,也叫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主要表现为夜间或清晨起床排尿时,因意识短暂丧失而突然晕倒。
小便猝倒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低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血压波动,以及排尿时过度屏气而使胸腔的压力增高等有关,引起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
人躺着睡觉,血管床是舒张的。突然爬起,血管床适应不了,会造成血压降低。另一方面,膀胱长时间充盈,小便后腹压骤降,血压降低,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发生晕厥。晕尿不是大毛病,但晕了后可能会造成外伤,所以防止晕尿还是很重要的。
本文来源: http://man.ew86.com/a/20160921/1408183.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