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死的抑郁症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导读:由于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搜狐公司CEO张朝阳已经很久没在媒体上发声了,2013年5月4日,张朝阳突然活跃在媒体面前,宣布自己已经“挣脱”了抑郁症的束缚。进入到21世纪,好像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了抑郁症的侵袭,而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居然排于第五。为什么会这样?抑郁症凭借着什么越来高频率的出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


 

   导读:由于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搜狐公司CEO张朝阳已经很久没在媒体上发声了,2013年5月4日,张朝阳突然活跃在媒体面前,宣布自己已经“挣脱”了抑郁症的束缚。又是抑郁症,进入到21世纪,好像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了抑郁症的侵袭,而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居然排于第五。为什么会这样?抑郁症凭借着什么会越来高频率的出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

  1.“伪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十年前这是多么陌生的词汇,好像就是“抑”“郁”“症”这三个单字的偶然组合而已。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进步”,抑郁症成为了现代都市人精神疾病的第一大杀手,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抑郁症”的趋势。每一个人,好像都会在发出“哎呀,我好像抑郁了”这样子的感慨。不过,可以发出这样感慨的人肯定都不是抑郁症的患者。

  生活里,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是人之常情。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的境遇或生老病死等情况,自然会产生情绪变化,尤其是抑郁情绪,正常人的抑郁有时间限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情绪会慢慢减轻。而抑郁症则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是一种病理性的抑郁障碍,抑郁症患者的工作生活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甚至完全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而正常人不会。另外,抑郁症患者还可出现妄想、幻觉等。

  所以,“抑郁”是一种情绪,是血肉之躯的大家都会感同身受的一种情绪;“抑郁症”则是一种病,得治。

  2.“控 治”

  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P.吉尔伯特

  陷入抑郁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绝望感和隔离感。自己好像处于孤岛之中,无法靠近别人,别人也无法接近自己的内心。虽然患者也试图寻找让自己摆脱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往往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从而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所以,要治疗抑郁,必须要了解抑郁,要先找到藏于抑郁背后的真心原因。“对症下药”才是王道。

  为何会陷入抑郁,不同的理论有着不同地方的解释,当然一种解释也不排斥另一种解释,只不过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遗传和成长

  抑郁具有可遗传性,但是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所以,虽然遗传会影响我们队抑郁的易感性,但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于抑郁与否的影响更为显著。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是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或者即使父母是在孩子的,但是却常以“苛责”方式来表现,那么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信心,容易自我否定,在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更容易陷入到抑郁之中。

  面对这种因素,需要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心情并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从而远离抑郁,体会到更多的愉悦和乐趣。

  生活信念

  虽然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当中,但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却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可能来自于我们的基因、成长、环境等差异。人一旦形成了某种看待他人和自己的观点就很难改变。当他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的时候,他会很快的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因为这符合他的“口味”。就算他有成功的时候,他也不了觉得是自己是有多了不起,反而觉得是某种巧合罢了。当然,这一切不是一直有意识的行为,而是自动化的,就好像,事物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这种负信的信念和扭曲的思维方式是需要心理治疗来打破的。

  社会文化

  每个社会的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相对主流大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个体一旦超出了社会文化的期待,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一个“抑郁源”。

  比如:现代社会要求男人一定要有事业、成功又独立,女人一定要苗条美丽、温柔大方等;并且能否挣钱,也成为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当个体没有满足这种社会期待的时候,就有一种被贬低和被排斥的心理,然后慢慢对开始了对自己和社会的双重质疑,逐渐压抑自己,最后发展成为抑郁症患者。

  面对这种“抑郁源”,首先要清楚的明白,社会文化,虽然制约着我们,但不决定我们,决定我们的往往还是我们的“心”。其次,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看到事物的光明面,让自己积极乐活起来。

  刺激事件

  抑郁发作时有时是在某种严重刺激事件下产生的,如:失恋、失败、亲人的离去……有时,一些看很小的事件也有可能成为导火索,如:发言紧张、被批评、考试失败等。

  从表面上看,可能会认为是当事人心理素质太差,或者“抗挫折”能力太低。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个人内心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在当事人心里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所以,本质上,因刺激事件而患有抑郁症的人群,他们不是被刺激事件打到,而是被这件事情对他而言的意义所打倒。当我们责怪一些既往事件让自己患有抑郁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为何这块“石头”绊倒的是我们,而不是别人,我们自己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我们自身存在怎样的问题。

 


本文来源: http://man.ew86.com/a/20130510/949086.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岩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