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更易焦虑
- 2012/1/5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中国“中产阶层”中的很多“成员”正在陷入焦虑:今天找到工作了,明天会不会被辞掉?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
“中产”受到的冲击大
现代快报:现在关于“中产阶层”的讨论比较热,而围绕中国到底有没有“中产”,专家间的观点也形成了“PK”。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孙群义:关于“中产”,我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官方说法。中等收入是有的,但是没有资产概念。而就中等收入而言,任何国家都会有。假如按照欧美“中产”那种相对有一定含金量的标准的话,我们的比重明显小了。
现代快报:不少被称为“中产”者,陷入了一种焦虑当中,有的白领担心一朝失业后就会陷入贫困状况。这种焦虑心态反映出一种社会心理上的不安。
孙群义:这种焦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正常的,美国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有的人因为失业而陷入贫困。“中产”要求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失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当然,我们的住房问题对“中产”的影响更大一些,其他国家这种影响没那么大,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
现代快报:有人认为,“中产”不仅有经济考量标准,也有其他的考量标准。
孙群义:的确,我们的社会结构、形态,还是处于变革和发展之中,还不太稳定,社会成员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个体来说,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变坏。
现代快报:还有人认为,“中产”起码要不为基本生活所累,为就业等一些基本的东西而焦虑,说明他们就不算“中产”,这话有道理吗?
孙群义: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刚才说了,“中产”要求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如果职业不稳定,那么对于这个阶层来说,也就只能是一个不稳定的“中产”。
中产阶层不可能有8.17亿人
现代快报:8月,亚洲开发银行称,中国中产阶层达8.17亿人,该报告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每天消费2-20美元的人群。
孙群义:我不太赞成这个说法,每天消费2美元合人民币才多少钱,明显标准低。
现代快报:现在很多专家都强调“扩中”,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孙群义:按照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大趋向来说,就意味着要求有一定比例的“中产”存在,这才能叫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我们的措施还是“提低、扩中、限高”,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目标,建立一个比例比较大的中等收入社会阶层。
PK
“无中产”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白领今天看起来似乎很风光,但明天一失业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并没有形成中产阶层。
“有中产”派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可以肯定一点,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社会分层,既然存在社会分层,就肯定有中产阶层。
男性健康日:爱男人 呵护雄性健康
每年10月28日是我国的“男性健康日”,那个你全心全意依靠着的,看起来坚强、健壮、睿智、可以不动声色解决一切问题的他,他的生理、心理...
- 68783关注男性技巧 我自慰我“性福”
- 31920关注实拍精子库内景 公开捐精五步曲
- 30335关注必读:女人心中最差劲八大性经验
- 20718关注男人花不花心 看他睾丸便知
- 13041关注惊奇!男人第一次也会落红?
- 11243关注男人真会“精尽而亡”吗?
- 9354关注男人你还能“挺”多久?
- 9258关注关于男人“蛋疼”的那些事儿
- 9127关注秋季补肾 纠虚才是“硬”道理
本文来源: http://man.ew86.com/a/20120105/48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