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倦怠也是病
- 2011/12/14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工作不满的一种消极心理抵抗。虽然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但对个人来说还是危害不小的。
从调整自己的认知入手防倦怠
显然,站在不同的位置,就从不同的地方下手来改善职业倦怠。就社会这个无形的整体而言,需要每个公民,以及政府长期不懈地努力。作为企业,要把员工当成合作的伙伴,而不是实现利润的工具。建立通畅的上下沟通机制,了解员工的内心需求,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例如流水线实行不同工种的轮换制,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单一动作不断重复的工作状况;完善评比鼓励机制,给员工创造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年轻人一个施展才华和表现自我的舞台。
作为个人,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埋怨外在条件,就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因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满足控制欲会带来内心的愉悦。比如有人喜欢养宠物,其中对宠物的可控制感,就能给人带来极大的身心愉悦。反之失控感会让人产生恐慌等负面情绪,就像你刹车失灵时的感觉。所以与其纠缠于外部因素,比如工作单调、工资不合理等,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能够控制的自我心态上,多从调整自己的认知入手。因为我们容易控制的,显然是自己的内心。而中国文化也告诉我们——心生万物。心里舒服了就会看什么都顺眼。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还可以让自己成长,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那干劲一定就很高了。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首先,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
如果只把工作当作挣钱的手段,那上班时就会难熬之极,因为你心里在盼着下班;如果把工作当成个人成长的过程,明白年轻时的工作都有双份收益,除了工资,还有自己的磨炼、积累的经验和提高的能力,把亏欠的报酬,当作自己支付的学费。这样就会由抱怨和不满走向愉悦和平静。如果能把工作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那就更会珍惜每一天的工作时间,在工作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同样工作的时候怀有不同的心境,心情好了自然工作就会认真,就会少出差错,多得收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当然这不是说让我们逆来顺受,而是说让我们在努力改造外在环境的漫长过程中,不让自己太痛苦,能够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好好地享受人生,同时也以积极的心态,用我们的工作成果,投入到对外在条件的改造之中,这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
2、拥有1—2个和工作毫不相干的爱好。
人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之外度过的。一些修身养性的爱好,如游泳、打球、弹琴、看书、唱歌或者三五好友切磋棋艺,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与控制感的满足,弥补我们在工作中没有达成的一些内心需求。想想自己赢了一场球后的快感,是不是比多发300块钱的感觉好多了?登到山顶的感觉,一览众山小,又是何等的畅快!
3、健康生活习惯,高效恢复精力,提高抗压能力。
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一个常年胃痛的人,是难有好心情的。而且,健康的人抗压能力也高。因为人的精力像肌肉一样,既可以训练提高,也需要及时消除疲劳。工作的锻炼有助于提高精力,一个常年无所事事的人是不可能有良好精力的。我们下班后觉得很累,是精力消耗完了需要恢复。每天有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营养均衡的三餐、及时的心理调节、适当的学习充电等,就会保证精力的高效恢复和良好状态。而一个精力旺盛的人,会站得高看得远,会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在别人看来压力很大的事,对于他可能只是小菜一碟。
男性健康日:爱男人 呵护雄性健康
每年10月28日是我国的“男性健康日”,那个你全心全意依靠着的,看起来坚强、健壮、睿智、可以不动声色解决一切问题的他,他的生理、心理...
- 68783关注男性技巧 我自慰我“性福”
- 31920关注实拍精子库内景 公开捐精五步曲
- 30335关注必读:女人心中最差劲八大性经验
- 20718关注男人花不花心 看他睾丸便知
- 13041关注惊奇!男人第一次也会落红?
- 11243关注男人真会“精尽而亡”吗?
- 9354关注男人你还能“挺”多久?
- 9258关注关于男人“蛋疼”的那些事儿
- 9127关注秋季补肾 纠虚才是“硬”道理
本文来源: http://man.ew86.com/a/20111214/47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