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偏爱“重口味”?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2011年1月,美国作家恰克·帕拉尼克著名的邪典小说集《恶搞研习营》的中译本《肠子》终于在大陆出版了。豆瓣上的书籍介绍第一句就是“重口味神作,阅读有风险,身体虚弱者勿入!”

  适当重口味,体验式放松身心减压

  不管是真爱重口味也好,还是期待借重口味博取关注也好,只要不影响他人,就算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爱好吧。在不反感的范围内,适当重口味,也是身心减压的一种方法。

  在心理调节中,有种方法叫“体验式放松”,因为人的心理过程是由兴奋和抑制两部分组成,抑制后的兴奋会更兴奋,自然兴奋后的抑制会更抑制。人在看到重口味东西时,心理产生强烈触动;当关上那个页面再回来看平常东西时,人会长出一口气,突然觉得轻松放松。这就像过山车和看恐怖片一样,很多人都说最愉悦的一刹那不是失重俯冲,而是过山车回到终点安全停稳的那个瞬间——让人觉得过尽千帆终又山明水秀。

  其实,在很多咨询案例中,因为重压力导致的重口味事件,比比皆是,并且压力与重口味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其实人们是在靠重口味解决重压力,能及时宣泄掉压力对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只要你采取的是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口味重一点也无妨。


本文来源: http://man.ew86.com/a/20110808/381528.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晔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